

澳門
香徑藥谷生態園及南藥園
環石排灣郊野公園
香徑藥谷生態園區及南藥園位於路環石排灣郊野公園,擁有豐富的天然山水資源,依傍着的疊石塘山亦是本澳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。在保留其原有生境特性及原生植物的前題下,透過引入多樣化的藥用植物,同時牽引原生動物及昆蟲,成為澳門自然生態保護及溪谷生態保育的重要場所。
香徑藥谷生態園區及南藥園總面積約30,000平方米,共有8個各具特色的藥用植物分區,可以感受濕地、岩地、山地及竹林等不同生境的自然生態;地形高低起伏,植栽錯落有致,既可在林蔭下漫步,亦可在高處賞景!
園區的藥用植物超過三百種,除了本地原生的鴨腳木、野菊、五指毛桃、桂花、朱砂根等外,還有引自廣西藥用植物園的獨特品種,如絞股藍、仙鶴草等。暢遊香徑藥谷生態園區及南藥園,除了可親眼目睹不同的植物形態外,還可透過植物介紹牌深入了解植物的藥性和毒性。這些藥用植物有的外形優美,有的花色艷麗,有的長相奇特,有的香氣四溢;至於治病強身,則各顯神通!

資料來源:澳門自然網

台灣
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教學藥園
新北市平溪區竿蓁林53號之2
衛生福利部教學藥園位於新北市平溪區竿蓁林一帶,總面積為92公頃,基地位處水源保護區,為避免對環境造成過大衝擊,僅闢建2條自然步道及順應地形成立小面積的中草藥展示區,不涉及整體山坡地開發整地,以保護基地環境。
近年來由於環境變遷、氣候暖化與濫捕濫採現象,使得眾多物種瀕臨生存危機,為保留動植物的自然棲地,園區之維護管理儘量遵循友善環境方式,除步道定期除草外,全區不施用化學肥料及噴灑農藥,採不污染、不人為干擾及開發破壞原則,建構園區為自然保育的環境,裨益環境的永續利用、環境教育的推廣及生物多樣化之維繫。

本草種原教學區
「神農本草經」是現存最早的中藥典籍,「臺灣中藥典」記載中藥規格與檢驗之國家標準規範,並為中藥品質管制標準之依據。
本展示區收錄「神農本草經」及「臺灣中藥典」之中藥,並依神農本草經之分類,分成上品、中品及下品三區,兼備古今中藥知識。
-
上品為「君」,主養命以應天,無毒,多服久服不傷人。例如大棗、山藥、枸杞、杭菊等。
-
中品為「臣」,主養性以應人,或無毒或有毒,斟酌其宜。例如丹參、葛根、梔子等。
-
下品為「佐、使」,主治病以應地,多毒,不可久服。例如白及、巴豆、夏枯草等。

資料來源:教學藥園-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
